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?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如何优化应用?

2025-04-06 09:25:23

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?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如何优化应用?


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作用机理与地下工程优化应用

一、作用机理:化学结晶与结构增强的双重效应

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(CCCW)以硅酸盐水泥为基材,复配活性化学物质(如硅烷类、铝酸盐、硫铝酸盐等)及石英砂等骨料,通过以下机制实现防水功能:

1. 水化反应与结晶封堵

初期反应:材料与水混合后,水泥水化生成氢氧化钙、水化硅酸钙(C-S-H)等凝胶体,填充混凝土表层孔隙;同时,活性化学物质(如含硅化合物)溶解于水,形成富含钙离子、硅酸根离子的溶液,向混凝土内部渗透。

渗透结晶:溶液通过混凝土毛细管、微裂缝渗透至内部(渗透深度可达 30-50mm),与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及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二次反应,生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(如钙矾石、硅酸钙结晶)。这些结晶体相互交织,封堵毛细孔道及微裂缝,形成渗透梯度防水屏障。

2. 自修复与长期防水

动态防水机制:当混凝土结构因荷载或环境作用产生新裂缝(宽度≤0.4mm)且接触水分时,材料中未完全反应的活性成分被重新激活,再次生成结晶体填充裂缝,实现自修复功能。

结构增强:结晶过程中消耗部分氢氧化钙,促进二次水化反应,提高混凝土密实度(抗压强度可提升 10%-15%),降低孔隙率,从根本上改善防水性能。

二、地下工程防水优化应用策略

地下工程(如地铁隧道、地下室、综合管廊)具有长期潮湿、受力复杂、维修困难等特点,CCCW 的优化应用需从材料选型、施工工艺、节点设计三方面切入:

1. 材料选型与性能适配

根据工程等级选择型号:

工程类型 推荐材料指标 应用场景举例

迎水面防水 抗渗等级≥P12,渗透压力≥1.2MPa 地下室底板、外墙

背水面修复 粘结强度≥1.2MPa,收缩率≤0.03% 隧道渗漏点、裂缝修补

特殊环境改良:

强腐蚀环境:选用含硅烷改性的 CCCW,提高抗氯离子渗透能力(电通量≤1000C);

寒区工程:添加早强剂与抗冻剂,确保 - 5℃以上施工时早期强度增长(7 天抗压强度≥20MPa)。

2. 施工工艺精细化控制

(1)基面处理:决定粘结与渗透效果的核心步骤

清理标准:

剔除疏松混凝土,用高压水枪(压力≥8MPa)冲洗基面,确保无浮浆、油污、杂物;

对大于 0.4mm 的裂缝,先沿裂缝开凿 “V” 型槽(宽深比 2:1),用聚合物砂浆嵌填,再整体涂布 CCCW。

界面活化:施工前 1-2 小时湿润基面至 “内湿外干” 状态(含水率 6%-8%),避免干燥基面吸收材料水分导致水化不充分。

(2)涂布工艺:厚度与均匀性是关键

涂刷法:

采用十字交叉法分两遍涂布,先横向涂刷(用量 0.8-1.0kg/m²),然后纵向涂刷(用量 0.6-0.8kg/m²),总厚度≥1.5mm;

涂层干燥前(约 2-4 小时),用硬毛刷蘸水拉毛,增强后续保护层粘结力。

喷涂法:适用于大面积施工,喷嘴距离基面 30-50cm,压力 0.3-0.5MPa,确保涂层均匀无漏喷。

(3)养护与验收

养护要求:施工后 24 小时内,每日喷水养护 2-3 次(高温天气增加至 4 次),养护期≥3 天,保持涂层湿润;

质量检测:

外观:涂层无开裂、起粉、漏涂,表面粗糙均匀;

抗渗性:养护 7 天后,采用原位渗水试验,水压 0.3MPa 保持 30 分钟,基面无湿渍为合格。


水泥基渗透结晶

标签

近期浏览:

盐城市凯博威防水材料厂

联系人:向女士  手机:18961988782  18962083030  电话:400 688 2398  0515-88621588      

传真:0515-88626388      邮箱:qmjc@qmjc.com     网址:http://www.kbwfs.com        

营销中心: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中海凯旋花园9幢109号      

主营区域: 江苏 武汉 上海 北京